阅读历史 |

第264章 华人之光(2 / 2)

加入书签

这《葡萄牙国史》并加以称赞,乡野之间稍有家资的小工厂主都积极附和。

《葡萄牙国史》在英国直接火了,甚至连七十多岁的伊丽莎白女王都难得的在宴会之中说到此书:“《葡萄牙国史》是一本极富东方色彩的神奇作品,读起来深刻又有趣,对于治国理政也有极高的价值……这本书确实是我这几天都在看的书籍。”

伊丽莎白一世突然评价《葡萄牙国史》其实是沃尔特在背后使了钱财,但是毫无疑问,再次将《葡萄牙国史》推上热门话题。

几个月后,《葡萄牙国史》的销量直接超过一千册,在英国这已经是绝对的畅销书印刷量。

这样的销量足以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注意,《葡萄牙国史》迅速飘洋过海,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先是在荷兰,接着在葡萄牙和西班牙都创下赫赫声名。

欧洲人热衷于谈论《葡萄牙国史》的内容,不过此时依旧强大的西班牙和占有舆论主导权的天主教世界对于《葡萄牙国史》的评价是褒贬兼杂。

许多西班牙人认为此书虽然写的有意思,但远远称不上完美,那个中国人居然预言西班牙帝国已经走向衰落,甚至表示现在才刚刚开始从事殖民活动的英国可以依靠特许公司模式崛起。

虽然王文龙在书中已经对此详细论证,但是西班牙人却普遍傲慢地表示王文龙的论述有种种问题。他们相信占有南美洲广袤土地,无数金矿银矿的西班牙殖民帝国必然将永远繁荣下去。

《唐吉柯德》的作者,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从小出生于教会学校,成年之后担任过当地主教的侍从,后来参军和西班牙军队一起辗转于希腊和罗马作战,还当过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军需官。此时他已经是著名诗人,小说家,虽然境遇有些窘迫,在作品之中也没少讽刺贵族和僧侣,但塞万提斯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受益于西班牙殖民成就、忠诚于天主教会的西班牙人。

他阅读了《葡萄牙国史》之后对这本书籍高度赞扬,但是却驳斥王文龙认为西班牙帝国终将没落的观点,他表示只要西班牙帝国能够坚持“正派”,那么就一直能受到“主的福荫”,“看不出任何帝国衰弱的可能”。

读者看到他的评论纷纷大声称赞,认为塞万提斯无愧是最伟大的西班牙作家。

而随着越来越多来自欧洲关于《葡萄牙国史》的消息传回西洋,西洋华人也发现《葡萄牙国史》在欧洲火了。

之前王文龙的名字只是在大明的海主之间流传,虽然算火,但是只在上层阶级之中才听得到他的名气,许多在西洋的华人已经多年没有回过大明,根本不知道王文龙这号人,即使听过《葡萄牙国史》的名字甚至看过原书,但也对王文龙并不了解。

直到此时《葡萄牙国史》被欧洲人重视许多华商才真正惊讶。

东冲古剌的华商领袖杨七专门给李旦写信表示:“近日此地的荷兰人经常说起《葡萄牙国史》一书,此书在他们的海主中已经引起轰动。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已经组成新的东印度公司,其公司人物初到西洋却对大明万分景仰,和我交谈之时见到华人便主动聊起《葡萄牙国史》一书,对此书衷心赞叹,表示看了此书才知道中国有何等贤哲之士。如今荷兰人都极为推崇此书,敬仰王文龙。我听人言及王文龙原本是西洋华人,回到大明也并未做官,李公何不若将之招揽于麾下,与红毛、荷兰、葡国人商谈之时推出王文龙名字定然大有益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