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5章 两宋瞒田有多严重?(2 / 2)

加入书签

七月,整个福建各州府设立锦衣卫。

照这样的速度,明年就能设到各县。

随着锦衣卫的完善,朝廷对地方执行能力的监管也越来越强。

今年粮税还没有着落,铜钱打造倒是在全勇的指点下,有希望完成。

“哎哟。”这时杨公汶看着海面上出海的各种船,叫道:“移民的事终于完成了,下面可以搞粮税了吧。”

“现在已经八月,不知道还来不来的及。”钱宏祖苦笑。

“有全指挥使支持,按他的做法,应该没啥问题。”杨公汶叹道:“只是希望----”

希望不要起动乱才好。

两人等到移民完成,才开始征收粮税的事。

朝廷去年给他们两百万石指标,锦衣卫现在开始催促了。

之前没动手,因为他们购买物资什么,还是需要用到当地地主和商户。

现在移民完成,可以动手,整个的套路还是两江制置使赵范用的。

八月中旬,福建制置使司开始下公文,要求各地地主上报家中田亩数,朝廷要统一登记,按田征税。

公文一出,整个福建哗然,地主们纷纷大骂。

因为嘉定十六年和十七年间,朝廷统计过一次。

所以当时的建康府会有四百多万亩的数据。

这才宝庆二年,上次统计才过了两三年又统计,朝廷是不是有病啊。

但骂归骂,大伙还是得照做。

于此同时,福建各县府役吏也接到命令,下去各地,丈量百亩以上大小地主家的粮田,不得徇私。

这种类似的事北宋王安石干过一次,熙宁5年(1072年)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正是核心内容:对各州县耕地进行清查丈量,核定各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地势、土质等条件将耕地分成五等,编制地籍簿册,确定不同等级耕地的课税额度。

由于当时北方人口多、土地隐瞒明显,因此重点清丈了开封、京东、河北、河东和陕西等5路的耕地。

当时朝廷在册是1.2亿,最终量到2.48亿,足足增加了1.26亿亩,翻了一倍还多,可见北宋隐瞒粮田有多严重。

而且仅北方五路就增加了1.26亿亩,可以想像全国有多少亩被隐藏了。

但王安石方田均税法得罪了太多人的利益,因此遭到豪强地主的强烈反对,最终在1085年废止,因此并未在全国推行。

当然,福建向来田少,隐藏的田地肯定不会有北方那么多。

公文发了没几天,福州府的役吏们也接到任务,开始按名册到各大地主家丈量。

制置使司要求,四人一组,不得徇私,十二月十日前完成。

福建知府衙门八曹之税曹主事李继文是福州当地人。

他原本只是知府衙门一个吏员。

宝庆二年初朝廷改制,府设六曹(户、礼、兵、刑、工、吏),每曹设主事,和副主事。

没多久,又加了商曹、税曹。

李继文因为之前表现不错,又得钱宏祖推荐,一跃成为税曹主事。

当时设定为正七品文官,一下子从吏员晋升为官。

当然,朝廷的这次改制,很多表现不错,配合朝廷的吏员都得到晋升。

李继文升官后,家中亲戚也鸡犬得道,好几个亲朋当了吏员。

因为赵与芮要在全国裁减六十万吏员,所以正分批,分省在慢慢消减。

裁减完后,当地军官家属优先为吏员。

李继文借着这机会,也安排了几个亲朋当了吏员。

公告刚出来没一天,有四个吏役来到李继文家里。

正是李继文的族人李琛,婆娘家亲戚吴广明,周得路,和另一个税曹副主事的亲戚袁奎。

四人刚进门就问李继文,这次怎么丈量?

其袁奎参与过嘉定十六年到十七年的统计。

他道:“福州淳熙间有户321284,粮田4263318亩,秋税米11356石。”

“到嘉定十七年,粮田降为三百十二万亩,秋税米降为八万多石。”

“依李主事看,这次咱们应该怎么做?”

李继文瞪着他,什么意思?你为何这么问?

袁奎左右看看,认为现场都是自己人,便小声道:“林大官人昨晚找上门,意思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