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4章 练兵就是要用钱堆(2 / 2)

加入书签

品月钱二十一贯,在职田五亩---”

“正五品,月钱五十贯,在职田十亩,春绢四匹,冬绢五匹--”

“正三品,月钱一百贯,在职田三十亩,绢丝棉各十匹,年粮二十石。”

“正二品,月钱两百贯,在职田五十亩,绢、丝、棉、绸各三十匹,年粮五十石。”

整个看下来,中下层军官待遇小涨,中上层军官的钱和以前差不多,但有了在职田和粮,也等于大涨,毕竟现在田很贵。

大嗓门还没报完,现场有人突然跪下:“陛下圣明,叩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顿时现场纷纷跪倒,狂呼万岁。

人就是这样,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得支持谁。

新皇帝即位,立刻大幅提高众武官的待遇和尊严,大伙能不支持吗?

但后面还在念。

待遇高了,但要求也高了,从后天起,江南都司将集合训练,所有都头以上,和部分兵马先练三个月,然后是都头和伍长,加部份兵马再练半年,接着就是操练全军,至于怎么练,当然到时就知道了。

如果吃不了苦的,随时可以提出退出回家。

下面一片欢笑,这么好的待遇,我退个鸟啊,有种把俺往死里练,有人直接大叫,四周一片呼应。

等最后散去时,大伙赶紧又跑到四周张贴的公告上看。

因为现场人多,可能有人听不清楚,但公告上写的很清楚。

公告还写明了,不管什么品阶,只要没犯错,都可以五年一升,战场上立功,可以提前晋升。

品阶升了,待遇自然就上去了。

然后又说,当兵是十年退役,或满三十五岁,军官都头以下是四十五岁。

都头以上是五十五岁。

在军中时,五亩及以下不用交税,五亩以上交一成,正三品三十亩以上,交两成税给朝廷。

到退役时,每名军官拿一笔自己当年月钱十倍的钱,退出现役,在职田上交朝廷。

比如普通伍长,退役前升到正九品,月钱八贯,可以一次拿八十贯退役,相当不错。

回到家乡可以买几亩田了。

另外,无论士兵还是军官,后代要继续当兵的,除了朝廷招募之外,可以承袭。

但肯定要通过考核。

士兵进来还是士兵,军官后代进来,全部从伍长干起,不论你本身有多大的官,且有一年试用期,考核不合格,就会退出军营。

有人说高级武官可能不高兴了,我帮皇帝出身入死,儿子进来,还得从伍长干起?

这不用担心,爹是都指挥使,儿子还不是和坐了火箭似的往上升。

更何况南宋没有像明朝一样军官世袭制,你夏震的儿子本身进军营,也得从基层干起,所以这条在南宋是相当正常的,也不会遭到高层军将武官们抵触。

现在唯一会让人抵触的是,按公告说,改制以后,江南东路和江南西路所有武散官俱不再承认,也没了有俸禄。

这部人当然不少,两宋封和卖了大量的文武散官,全是拿着俸禄不用干活的人。

像以前的钟友、郭城璋等赵与芮相熟的,都是如此。

这部份人要么用钱买来的,要是荫补家里长辈的,现在朝廷把这部份人的待遇全部取消,他们意见是相当大,但这部份人意见再大,也没有用,对比起整个江南都司,他们的武散官只是少数,朝廷随时准备武力镇压。

余玠虽然官升了统制,但很快和一群中高级武官被集合起来训练。

这时他才发现,皇帝的队例训练很严格,很苦,很多年纪大的都吃不消。

好在皇帝也比较照顾,像卫忠等一批四十五岁以上的都训练的不多,主要是让他们了解下制度,知道纪律的重要性。

江南都司在整改的同时,建康水军也改成江南水军,两军都在抓紧训练。

都是先由赵与芮自己的兵马在当地成立集训队,负责训练事宜。

用一年时间,把所有军官,特别伍长级别训练好,再扩散到全军。

两年之后,整个江南近八万兵马的精气神则完全不一样了。

同时在这两年里,源源不断的武钢车,马骡,火炮也开始补充进军营,炮兵们基本在第二年就开始训练。

最开始的这几年,基本是朝廷供粮,赵与芮私人贴钱,好不容易赚到的三千万贯私房钱,流水似的往外淌。

赵与芮的拉拢和练兵,完全是用钱堆积起来的。

此时此刻他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钱不够用。

号称最富的南宋也顶不住他这么练兵。

那他必须还得想办法赚更多的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