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章 童生(2 / 3)

加入书签

场上突然出了八股文的考题,其用意不言而明。

典当铺自然不是什么东西都能典当,不过这首小令,他想着小姐应该喜欢。江州人善歌舞,有饮水处,都有人唱词。

少年点头。

以他目前的穷迫,已经顾不得什么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相比可能冒的风险,如果能得到提学官的赏识,会对他目前所处的困境有很大的帮助。

可是在周清的清朗读书声下,舍邻们不自觉凭添一分敬畏。压低了声音,让孩童们不要那么吵闹。

即使他赌错了,至少取中秀才这件事不会变。

若是不小心说错了话,即使提学官大度,不在意。可是事情肯定会传出去,无形中会惹来一些闲话,在读书人中受到孤立。

他叹了口气。

现在的情况,周清提笔写文时,心里就做好准备。

但是有个小胖子却笑了起来。

他似乎不善言辞,有些木讷。

其实真有远大的志向,多是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自王海看那考生提笔,不到一刻钟。

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科举一途,算是在诸多不公平中,唯一偏向公平一点的上升途径。

不过买卖,讨价还价是正常的事,林朝奉知道少年是找个借口抬价,他斟酌道:

“那我再添二十文如何?”

这是周清来到这个世界的

如果他判断的没错,提学官肯定很愿意见到考生里出现一位写八股文的天才。

提学官眉头紧皱,

“跟你说了多少次,在外面要叫我官职。算了,你不要再说话了,好好考试。”陆提学揉了揉额头,颇是无语。当初为了求学,才娶了商人家的女子为妻。妻子倒是好的,可是娘家这侄子真是个不成器的家伙。

今年出其不意地出了八股文的考题。

“行。”少年没有再讨价还价。

陆提学不指望考生能对此有什么高论,只要能把八股文写出来,让人看懂意思,便算可造之材。

读书和习武,在这个时代都是很耗费钱财的事。

典当铺的朝奉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

王海是商人之子,不擅长诗词歌赋,但他本身不是笨蛋,虽然为人好逸恶劳,可在王家找了先生恶补的情况下,还是让他掌握了八股文的写作技巧。

引人注目,那就引人注目吧。

原来是江州人太重视诗词,导致参加乡试中举的举人越来越少。

一来是为了让周清读书,二来过去几年家中长辈因病返贫,再办了丧事,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

好比螺蛳壳里做道场。

后面他会因材施教,在里面找出几个读书种子,教他们如何写出真正能乡试中举的八股文。

三十文是城里人家差不多两日的口粮。

作为一个古汉语文学系的毕业生,刚毕业还没来得及去考公考编,就来到这个古代世界。

因为双亲刚刚亡故不久,办了丧事,如今家里一贫如洗。

今年考八股文了。

只是除他之外,其余考生都是埋头苦写,哪知道考场里出现这么一个怪物。

这一篇述而,在论语中也不算冷僻。

道试正常的流程,前几名交卷的,都会引起主考提学官的注意,何况周清还是

可以他目前的处境,还有下降空间吗?

由于是穿越异世,两个灵魂融合。

到了道试这一步,取中的名额是七成左右,今年却被上面削减了秀才名额,只有五成。

人生在关键的路口,往往需要赌博。

如今参加道试的人,能掌握八股文写作技巧的人不足一半。

考题很快发下来。

考场内,一片哀嚎之声。

但相比习武而言,读书更容易出头一些。

还是给了考生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即使周清被孤立,也只是给自己本来就颇有难度的开局加难度而已。

但是整个考场都在哀嚎。

如此,可以免除徭役,出行也方便。

但他心里还是感到震惊。

周清的记忆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达到过目不忘的层次,何况他学的是古汉语言专业,有过目不忘加成下,通过道试的机会很大。

而且他写的八股文乃是一篇前世研究八股文相关资料记下的范文,看到题目时,相关记忆便流淌而出,于是提笔写下。

一首小令写下来,差不多占据了一半有余的篇幅。所以这张纸实际价值,远远不足三十文。

虽然纸张制作不易。

周清自是无暇关心这些,很快来到道试的日子。

若是用当铺的钱,拿当铺的东西去小姐面前讨喜,岂不是自找没趣。

林朝奉对此也表示满意,然后自己掏了钱。

林朝奉沉吟道:“那我做主,两百文收下这首小令,可以吗?”

周清如今的身份是一个童生。

这对他是个机会。

接下来三日,周清除了买考试用品外,哪里都没去。江州城的科举难度一般,往年道试的主要内容是考诗词。

林氏当铺的东家,乃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