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章 我这里还有一个王炸听我细嗦(1 / 2)

加入书签

第51章我这里还有一个王炸,听我细嗦?

这边问题一解决,马上又有一位阿姨提问。

“小兄弟,我帮我儿子问问。”

“他的工作需要应酬,可他嘴笨不会拍马屁,老是拿不下单子。”

“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应酬是很多人都会面临过到的问题。

有社交就会有应酬,特别是在大城市,这样的应酬必不可少。

所以当这位阿姨提出来后,就连直播间里的网友都竖起了耳朵。

而苏阳在听清问题后,很淡定的吐出四个字,“我先干了。”

话音刚落,弹幕里就飘过一片666。

“不会说,你就喝,学到了!”

“过来人告诉你,只要喝到位,就没有拿不下的单子。”

“酒桌上没有人能拒绝那句‘我干了,你随意!’。”

“虽说很不容易,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就说看直播能学到知识,我妈还不信。”

“.”

苏阳的回答让那阿姨茅塞顿开。

拿出手机就要把这句话发给儿子。

此时,

在里面调解纠纷的刘为民听着这一浪盖过一浪的笑声直皱眉头。

以为是苏阳在外面闹出了什么笑话,害得他更加投入到工作中。

只想快点处理完了出去帮帮苏阳。

岂不知,

苏阳根本不需要帮忙,他现在的状态完全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而他处理纠纷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我老婆有事没事就找我吵架。”

“自己选的!”

“我是天天被孩子气的半死。”

“是亲生的!”

“多年的好友因为小事闹掰了。”

“朋友一场!”

渐渐地,老乡们需要解决的纠纷越来越少,问题得到了解决也都自行离开。

直到最后,坝子里就只剩下几个老乡在唠嗑。

老陈翻看着他记录的纠纷资料。

越翻越咋舌。

“天呐,你这么快全给解决了?”

“这些我怎么也得弄一个月。”

苏阳喝着水润了润嗓子,语气满不在意,“这还算快啊。”

“你看太阳都快下山了。

虽然苏阳处理的很快,但这量确实大。

从早上过来一刻没歇,忙到下午五点。

忙点也就罢了,可影响值也给得很少。

可能是因为事件太小的缘故,平均每起纠纷也就给了三千多影响值。

好在量大,算下来也收获了将近十万。

着急快点回家抽奖,苏阳就想进去看看刘为民那边处理得怎么样。

可此时老陈哪舍得放他走。

苏阳处理问题快又准,用词还那么简洁,他不得逮着机会取取经。

“你就别藏着掖着了。”

“我经常跟这些事打交道,你就教教我呗。”

老陈怎么也四十几岁,他这么虚心的跟二十出头的苏阳请教。

苏阳怎么可能拒绝。

他捋了捋脑海中的思绪,说道,“我总结了下,很多小纠纷都能用我说的这些四个字解决。”

“比如,大过年的,多大点事,吃亏是福,还是孩子.”

“等等.”

苏阳才开始说就被老陈打断。

拿出纸笔准备好,才示意苏阳继续说。

此时,直播还没有关闭。

网友本就对苏阳刚才的操作津津乐道,现在见他要现场教学。

纷纷学着老陈的样子,准备记录。

苏阳见他那么郑重其事,也不磨叽,继续说道。

“看我面子,都不容易,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divcss=tentadv>“别太计较,没有恶意,还能咋地,开玩笑的。”

“怀都怀了,想开一点,习惯就好,都能过去。”

“毕竟长辈,听我句劝,他喝多了,不是外人。”

“.”

苏阳一口气说了几十个四字词语,说完看向老陈,“差不多就这些,灵活运用吧。”

而此时的老陈,早就被这些四字词语震得云里雾里。

苏阳每吐出一个词,都是对他的一次冲击。

直到今天他才发现,短短四个字,竟然能包含这么多的意思。

华夏文化博大精深!

此刻他终于信了,原来真没什么矛盾是四个字无法解决的。

关键是,苏阳说的这些都是通俗易懂,非常常见的字眼。

只要结合场景,挑一个合适的词说出来,就能将当下的矛盾给暂时化解。

就在老陈还在消化这些词语时,苏阳似乎又想到了什么。

“对了,还有一个王炸!”

“这个王炸能不分场合解决一切矛盾。”

听到这话,老陈又连忙拿起了笔。

直播间里的网友也都竖起了耳朵。

万众期待下,苏阳淡定的吐出四个字,“人都死了!”

“噗”

“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