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因势利导 顺阵而入(2 / 3)

加入书签

的。

更何况如今的大梁宫城之中,各类阵法彼此层层嵌套,就像是个剪不断理还乱的乱麻,根本就无从梳理,只不过是勉强能够拿出来打人罢了。

重重压力汇聚而来,苏彻已经渐渐看出了这其中阵法的变化。

宫城之中的阵法显然被玄门高手加以整理过,按照周天星宿的排布,大梁宫城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朱雀,勾连着朱雀七宿的陵光离火,一旦变化开来,便是难以抵御的磅礴杀力。

就在现在这个当口,苏彻几乎感觉到那头统合了整个宫城阵法的朱雀法阵似乎正在渐渐醒转,即将复苏一般。

一旦真的完全运转,或许便是长生高人也要在此饮恨。

只是谁会给你这个机会呢?

苏彻缓缓吐出一口浊气,两仪元磁极光正法带起一阵元磁之力,苏彻在这动荡的天地元气之中,似乎找到了一条缓缓通往前路的办法。

“你笨手笨脚,就不必跟过来了。”

苏三公子冲着身后的沈不应吩咐了一句,缓缓走入了那动荡的天地元气之中。

就像是一尾游鱼钻入了翻腾的海浪,就像是一条青蛇汇入了滴水的丛林,就像是一阵风融入了无垠的长空。

变动不居,顺势而变。

苏彻谨慎地秉持着阴阳变化的法度,顺着阵法的变化步步向前。

沈不应望着前方变动的元气,向后连退三步。

他看不明白苏彻到底是凭借着怎样的手段闯入了建康的宫城之中。

不过苏三公子有一句话说得很明白。

自己的确是不能继续向前了。

如果说苏彻是通过维持甚至融入到阵法的变化之中,那么沈不应作为一个单纯的武夫是做不到这种玄门的应变之法的。

他只能是暴力地冲入其中,并且自然会引起阵法下一步的反应。

几乎只用了一个瞬间。

沈不应就找到了自己此时最应该做的事情。

他转过头向着城外跑去。

武道第五品的武夫迈开双腿,就是一阵席卷过地面的狂风。

不管苏公那边的计划进展如何,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行动的时候了。

玄门的修行过程,讲究的是对“道”不断理解,不断体悟的过程。

苏彻之前对这个过程的理解是有缺失的。

之前的苏三公子办事就像是一个手持大斧的庖丁,不管前面的这头肥牛到底是什么结构,只要我斧子抡得够沉,那就一定能够砍出来一锅碎肉。

但是现在的苏三公子已经不在这么看了。

《南华经》之中也有庖丁解牛的典故,迎刃而解,不损刀刃,这才是道之所在。

苏彻借着《两仪元磁极光正法》之中元磁与阴阳之间的变化,寻找着随着阵法起伏涨落中前进的可能。

在现在这个当下,对于宫城之中的种种阵法而言,苏彻再非是来自外面的入侵者,反而近乎于被阵法所带动的“天地元气”之中的一部分。

从除之而后快的对象,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可有可无”。

宫中升腾而起的阵法戛然而止,仿佛是尚未涨满的潮水,却有了半道退去的可能。

辰瀚殿中,靖夜司首领曾墨周渐渐感应着前方的变化。

作为皇帝的心腹,靖夜司的头一号人物,曾墨周有着宫城之中阵法几乎最高的权限。

如果刨去某位隐世不出的“老祖”,以及眼前深藏不露的陛下,那么曾墨周才是大梁宫城之中阵法的掌控者。

他当然没有能力控制着庞大而繁复的阵法,构成大梁宫城阵法的根基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太古与上古,那时的建康不要说跟现在有多少不同,最早的阵法运行的法理,以及布置的目的,都跟现在的不一样。

至于后来诸多王朝层层构建,叠床架屋地种种布置,更是让宫城之中的阵法足够强大,但是也虚弱到了极致。

强大之处在于,如果是长生真人这样的高手闯入宫城,那么必然会引起阵法的全面反击。

到那个时候,自宫中飞腾而起的朱雀将让长生真人付出相当恐怖的代价。

而这阵法的虚弱也就是在眼前。

如果入侵者如同苏彻一般,将自己努力地混同在了阵法本身的波动之中,那么宫城之内的阵法就想是个迟钝的巨人,必然继续陷入长眠之中。

曾墨周不喜欢苏规,但是他承认老苏有句对这宫城阵法的评价十分精炼到位。

“防君子,不防小人。”

不管怎么说,现在已经有人侵门踏户,曾墨周站起身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入侵者一点小小的教训。

“陛下,来人的玄门手段颇为精妙,显然是对阴阳之法有所了悟。臣估计应当是那边派出来的前锋,请陛下允臣出战。”

曾墨周叩首在下。

他是第四品步虚境界的玄门修士,如果他愿意,随时都可以前往域外虚空,逍遥东海之上,去求取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长生。

然而他此刻跪在皇帝面前,等待着皇帝的一个命令。

“是苏彻。”

皇帝的声音几十年如一日的清冷,此刻却是带了一点点难以言明的愤怒。

大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